企業郵箱

70周年專欄
七秩芳華???六建記憶?|?發展概述?上篇(1952-1992)
陜建六建集團自1952年10月籌建以來,公司的發展歷程伴隨著社會風云的變換而成長,在艱苦創業、拼搏奮進中前進,將一個極為普通的土建施工隊建設成為一個作風硬朗、技術精湛、裝備精良、能征善戰的國有雙特級建筑施工企業。
上世紀,公司轉戰南北,戰酷暑、斗嚴寒、風餐露宿,發展生產,克服各種困難,先后承建了包括電力、冶金、機械、航空、石化、輕紡、建材、教育、科研、體育、醫療等各行各業的大中型工業與民用建筑項目,共計400多個建設單位,兩千多個單位工程。從1966年7月獨立成體到1992年共完成工作量34315萬元,竣工面積175.73萬平方米。
公司從1966年7月到1992年底,不論公司名稱如何更改,還是基層單位名稱如何演變,其機構機制一直是實行兩級管理,兩級核算,公司先后下設有土建工程隊(處)、地基、水電安裝處、房地產開發部、防水工程隊以及汽車運輸隊、鋼模站、木材加工廠、混凝土構件廠、機械修配廠、設備動力科(處)、材料科(物資供應處)、科研所、衛生所(職工醫院)等基層單位。到1992年底,公司有職工3019人,其中技術工人212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90人;高級工程師17人,工程師職稱人員99人。
公司的領導體制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952年到1956年期間實行首長負責制到一長制;1957年到1984年期間實行黨委領導下的經理負責制;從1985年開始完全實行經理負責制。四十年來,公司按照企業發展的遠景和現實的需要來建構六建人賴以生存的企業,使企業內部生產組織的設立和管理機構設置更趨合理、健全和完善,是認真貫徹執行三個條例,《中國共產黨工業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暫行條例》、《國營工廠廠長工作暫行條例》、《國營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暫行條例》,建立和完善各職能科室的規章、制度。促使公司黨委、行政、工會團結協作,同心努力,共謀發展,機關各科室遵規守章,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推動企業全面改革,全面發展。
公司自組建以來,是逐步發展壯大的,在此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配套生產能力,建立起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健全的施工管理網絡。1978年開始,公司狠抓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加強和完善企業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能力。1982年6月開始,公司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建設部以及上級單位的文件指示精神,開展了企業全面整頓工作,通過整頓,公司的主要管理工作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步。
1990年起,公司積極試行“項目法”施工,著力在工程質量、工期、經濟效益上下功夫,不斷提高企業的綜合能力,曾被陜西省建筑工程總公司授予“創全優工程優勝企業”稱號。發展到1992年,公司的技術力量已比較強大,裝備也較為先進。公司守合同、重信譽,工程質量好,服務熱情周到,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有較大的發展。承建的咸陽體育館工程榮獲陜西省招標工程信譽獎;陜西彩色顯像管總廠二期工程被評為優良工程;陜棉九廠錦簾子布工程被紡織工業部評價為質量、工期信得過工程;延安煉油廠工程被譽為“陜北的一顆明珠”。公司將堅持“團結、求實、拼搏、奮進”的企業精神邁開大步更上一層樓。